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林业   65篇
农学   679篇
基础科学   355篇
  259篇
综合类   3317篇
农作物   727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2852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753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10株巨型艾美球虫rDNA-ITS-1部分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对种特异性引物,对国内10株巨型艾美球虫ITS.1区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纯化、测序与分析,并用DNAStar软件对所检测的10株巨型艾美球虫与GenBank中的所有巨型艾美球虫的ITS.1相应序列进行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扬州株、龙岩株和福州株的ITS-1部分序列片段长度为152bp,其余各株均为151bp。10株巨型艾美球虫的同源性为90.7%~100%,在构建的系统发生进化树中分成2大系群,凤阳株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余9株为另一系群。虫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不尽一致,与免疫交叉保护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在许多家禽养殖场仍然是重要的传染病原。向养殖场提供没有支原体污染的种禽,同时采取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解决支原体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 鸡毒支原体可引起鸡和火鸡的呼吸道疾病,使产蛋、体重、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而滑液囊支原体致病性似乎一、不那么明显,主要引起亚临床感染。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存在协同感染,特别是存在呼吸道病毒和大肠杆菌致病性血清型感染时,则会加重任何一种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993.
蛋壳颜色和蛋壳强度与蛋各部位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新扬州鸡蛋壳颜色和蛋壳强度与蛋各部位钙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QC-SPA蛋壳强度测定仪、蛋壳颜色测定仪及相关仪器测定相同日龄新扬州鸡鸡蛋的蛋壳强度及蛋壳颜色,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滴定快速测钙法,测定不同颜色鸡蛋的不同部位的钙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蛋壳颜色加深,蛋壳和蛋白中钙含量增大,但蛋壳强度随之减小;当蛋壳强度为4000~4500g/cm<'2>时,鸡蛋各部位的钙含量均最大.  相似文献   
994.
雷琼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方法对18头雷琼牛的MSTN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编码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雷琼牛MSTN基因比外域瘤牛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共发现4个突变位点(2个转换,2个颠换),定义了6种单倍型,群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810±0.057);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的相关突变的发生可能早于Bos属瘤牛、普通牛、牦牛的分化;在瘤牛种内,我国南方的瘤牛可能是更原始的种群.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针对检测抗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筛选方法。通过优化MDCK细胞接毒量、细胞接毒后培养时间、封闭液的种类和工作浓度、工作时间等各个反应条件,并对建立的IPMA筛选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IPMA检测方法的最优反应条件为MDCK细胞接毒102.63 TCID50/100 μL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37℃培养24 h,含3‰ H2O2的甲醇室温固定15 min,5%脱脂乳37℃封闭2 h,50 μL杂交瘤细胞上清作为一抗,37℃孵育2 h,羊抗鼠HRP-IgG二抗37℃孵育1 h。所建立的IPMA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瘟病毒(CSFV)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可检测1:3 200的HI=2-9标准H1N1猪阳性血清;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试验结果较好。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抗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IPMA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为生产鉴定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6.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期饲草产量迅速增加,青角期产量趋于平稳而粗蛋白含量下降。移栽期推迟明显抑制了苗期叶龄、根颈粗和花期株高。与最晚移栽(10月25和30日)相比,10月10日、15日和20日移栽可提高终花期和青角期饲草产量和花期粗蛋白含量,但10月10日下青角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移栽处理(P 0.05)。青角期饲草产量与二次分枝数、根颈粗、一次分枝数和冬前有效叶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兼顾油菜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后期贮藏等,长江三角洲带饲用毯苗油菜适宜栽期为10月15至20日,适宜收获期为终花期至青角期前。  相似文献   
99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JS株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5日龄SPF鸡半数致死量(LD50)和9日龄SPF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试验结果显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1BDV)JS株的LD50为10-3.60.1 mL/只,ELD50为10-5.20.1 mL/胚;1~6周龄SPF鸡及商品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IBDV JS株对SPF鸡和商品鸡3周龄后的致病率为100%,最高致死率分别为93.75%和75%;应用RT-PCR方法从IBDV JS株中扩增的VP2基因,经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IBDV JS株的VP2基因与香港HK46、日本OKYM、英国UK661等国际超强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表明IBDV JS株为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   
998.
江苏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合PCR方法,对江苏地区的162份可疑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72份病料为PCV2阳性,17份为PCV1阳性,其中7份同时感染PCV1和PCV2。从发病时间看,以9~11月发病最多,阳性率高达54.67%。样品较多的保育猪和育肥猪的阳性率分别是26.03%和68.1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已在江苏地区呈流行趋势。同时对18头PCV2阳性猪病料的心、肝、脾、肺、肾、脑、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进行PCV2检测,结果有7头PCV2阳性猪的各个脏器都能检测出PCV2;在这些脏器中,肺、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的检出率都为100%,较其他受检脏器更适合作为PCV2的检测样品。  相似文献   
999.
甲砜霉素在鸡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只健康杂交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进行静脉注射和口服甲砜霉素给药的药动学研究。静注和口服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5、30 mg/kg。以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程序软件处理。鸡单剂量静注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V(c)(0.92&#177;0.01)L/kg,t1/2α(0.27&#177;0.02)h,t1/2β(3.46&#177;0.74)h,AUC(11.67&#177;0.57)mg/(L.h),CL(s)1.29 L/(kg.h)。鸡单剂量口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Lagtime(0.04&#177;0.01)h,t1/2ka(0.76&#177;0.11)h,t1/2ke(2.16&#177;0.58)h,T(peak)(1.73&#177;0.11)h,C(max)(6.03&#177;0.92)mg/L,AUC(32.43&#177;0.75)mg/(L.h),F(138.58&#177;0.07)%。甲砜霉素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表现为分布广泛,消除迅速;口服给药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000.
犬瘟热病毒DNA疫苗接种犬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基因(H、F)和核蛋白基因(N)重组质粒DNA和聚乙烯胺(PEI)混合后肌注10只3月龄CDV抗体阴性毕格犬,间隔30 d,共免疫3次,另选择5只犬作为阴性对照.免疫3次后,采用CDV攻毒.对照组呈现出犬瘟热的典型症状和组织病理损害,攻毒3周内,有2只犬衰竭死亡,1只犬症状明显,攻毒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病毒RNA检测为阳性.DNA疫苗免疫组除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外,未出现明显症状,攻毒后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CDV检测仍为阴性.DNA疫苗免疫后血清ELlSA抗体和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显示,首免后机体激发的ELISA抗体滴度很低(101.25±0.615),二免后开始缓慢升高(101.69±0.285),再次免疫后达到102.051±0.214;中和抗体也呈现以上规律,三免后血清中和抗体为101.75±0.190,攻毒后血清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迅速升高(103.02±0.202和102.41±0.245).试验表明CDV基因免疫对CDV的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清除进入机体内的病毒.CDV基因免疫只激发较低水平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在攻毒前达不到临界保护线(102),但对CDV攻击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推测其免疫效力可能源于细胞免疫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